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队伍 >> 正文

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室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08-14 [来源]: [浏览次数]:

 1. 团队组成

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室现有4 - 5名专职研究人员,硕士和博士研究生3 - 4名,主要成员如下:

_DSC4661_WPS图片_WPS图片罗建中,博士、研究员。2012年取得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学博士学位。中国林科院硕士生导师,桉树中心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中国林学会桉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桉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多次赴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等国学习、访问。主要从事桉树种质资源评价、群体改良、杂交育种等育种理论与技术研究。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指导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2人。

卢万鸿,博士,副研究员。2001 - 2008年就读于南京林业大学。2008进入桉树中心遗传育种研究室。2017年获得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木遗传育种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桉树种质资源评价、世代改良、新品种开发测试及近红外光谱分析等研究,参与桉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育种研究及其相关事务工作。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

王楚彪,博士在读,助理研究员。2013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桉树中心遗传育种研究室。主要从事桉树种质资源评价、世代改良、桉树杂种优势理论及新品种开发测试等研究。参与桉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育种研究及其相关事务工作。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获发明专利1项。

林彦,硕士,高级工程师。2004年毕业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获森林培育硕士学位,同年进入桉树中心。主要从事桉树无性繁殖技术、种苗培育、桉树杂种优势理论及新品种开发测试等研究。参与桉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育种研究及其相关事务工作。发表科研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1篇,获发明专利1项。

2. 研究方向

(1) 桉树种质资源的引进和评价。引进桉树优良遗传材料、对种质资源进行测试评估,了解其遗传基础,进而制定育种策略。

(2) 桉树高世代遗传改良研究。研究引进后桉树群体遗传变异规律及其遗传基础,对重要性状进行群体、个体水平联合改良,使引进树种获得稳定、持续的遗传增益。

(3) 桉树杂交育种及无性系选育理论与技术研究。研究桉树亲本的遗传特性及配合力、重要性状遗传模式、杂种优势遗传机制等,通过人工杂交获取杂种优势。研究桉树优异个体无性繁殖、无性系选择与测试的理论与技术问题,为桉树“有性改良、无性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4) 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辅助桉树遗传改良。借助分子标记、基因组测序等技术,探究大规模育种群体、及长期构建积累的分离群体(CP)的遗传基础,揭示桉树杂种优势的形成机制、桉树抗逆性能的遗传机理等育种理论。

粗皮桉育种群体试验设计经验交流

3. 科研项目

遗传育种研究室目前主要承担科技部“十三五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林科院专项基金及广东省等各类桉树遗传育种相关的研究项目10余项。同时,研究室还承担着桉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育种组、中国林科院湛江桉树良种基地和南方桉树种质资源库等研究平台的研究及运营工作。

研究室代表性研究项目:(1)“桉树单交和复交的杂种优势和遗传效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尾叶桉生长和材性基因作用方式及其育种群体的遗传分化特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桉树良种壮苗繁育技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4)“桉树实木材良种创制及定向培育技术(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5)“南方国家桉树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6)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3):“粗皮桉杂交亲和性及其生理基础研究”、“三个世代尾叶桉的自交效应及其遗传机制研究”、“桉树光谱距离、遗传距离及其NIR判别模型间的关系”。

同时,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室多年来与澳大利亚的CSIRO及多个大学、东南亚多个国家在桉树遗传育种的多个方向保持着密切的合作与交流。

与澳洲桉树遗传育种专家一行交流

4. 科研成果:

(1) 新品种: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权的新品种权4项:“新桉3号”、“新桉4号”、“新桉5号”、“新桉6号”。

(2) 代表性论文:

Luo JZ, Arnold RJ*, Cao JG, Lu WH, Ren SQ, Xie YJ, Xu LA, Variation in pulp wood traits between eucalypt clones across sites and implications for deployment strategies, Journal of Tropical Forest Science, 2012, 24(1): 70-82.

Jianzhong Luo, Roger Arnold*, Shiqi Ren, Ying Jiang, Wanhong Lu, Yan Peng, Yaojian Xie, Veneer grades recoveries, and values from 5-year-old eucalypt clones, Annals of Forest Science, 2013, 70 (4): 417-428.

Luo Jianzhong, Roger Arnold, Wanhong Lu, Yan Lin. Genetic variation in 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and E. tereticornis for early growth and susceptibility to the gall wasp Leptocybe invasa in China. Euphytica, 2014, 196(3): 397-411.

Yang GL, Lu WH, Lin Y, Luo JZ, Wang CB, Meder R, Warburton PM, Arnold RJ. Monitoring water potential and relative water content in 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using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Journal of Tropical Forest Science, 2017, 29 (1): 121-128.

Lin Y, Liu S, Luo J, Liu XH, Lu WH, Wang CB, Arnold RJ. Landrace origins and phenotypic diversity through seedling morphology in Corymbia citriodora subsp. citriodora. Australian Forestry, 2017, 80(1): 43-56.

Lu WH, Arnold RJ, Zhang L, Luo JZ. Genetic diversity and structure through three cycles of a Eucalyptus urophylla S.T.Blake breeding program. Forests, 2018, 9(7): 372-392.

卢万鸿, 杨桂丽, 林彦, 王楚彪, 罗建中. 桉树叶片水分状态的近红外光谱检测. 林业科学, 2017, 53(5): 16-22.

卢万鸿, 李鹏, 王楚彪, 林彦, 罗建中. 桉树杂交种与其亲本的近红外光谱判别.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 40(3): 873-877.

(3) 国际会议特邀报告:

Luo Jianzhong, Pollen contamination to a 2nd generation Eucalyptus pellita seed orchard and its effects. 2019 IUFRO Seed Orchard Conference, Nanjing, China, 14-16 October 2019.

Luo Jianzhong, The proper dose of parental gene when hybridizing E.urophylla and E.grandis, 2018 IUFRO Managing Eucalyptus plantations under Global Changes, Montpellier, France, 17-21 September 2018.

Roger Arnold, Cooperative Breeding of Eucalypts for China’s Future, 2015 IUFRO Eucalypt conference, Zhangjiang, China, 20-24 October 2015.